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依据有哪些

发布于 2017/10/12 10:58 复禾健康

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很低,会感染很多疾病,就会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伤害,而黄疸是在宝宝母乳之后就会出现的,那么,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依据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确定有无黄疸:黄疸识别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仔细观察巩膜,以区别真性和假性黄疸。老年人结膜下脂肪沉着,巩膜可出现不均匀黄染,但皮肤不黄染;过量进食胡萝卜素或服用药物,如米帕林(阿的平)等一般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结合血、尿胆红素等检查可助鉴别。

B超可显示胆囊、胆道及肝内结石等情况;CT可以提示有无胆道梗阻及部位,对癌肿可做出判断;MRI特别是MRCP能清楚显示胰胆管的情况,可以了解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部位,有助于病因诊断;ERCP还能进行活检和治疗;其他如肝活检、腹腔镜及诊断性治疗等均可视病情需要用。

溶血性黄疸主要表现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检验指标主要包括胆红素测定、红细胞脆性和寿命试验以及网织红细胞测定等。

粪胆原

(1)检测方法:采用Ehrlich反应,可用于定性或定量,反应后生成红色化合物,呈色深浅与粪胆原量成正比。

(2)参考值:阴性。

(3)临床应用价值;溶血性黄疸时粪胆原阳性。此时由于大量未结合胆红素排人肠道被细菌还原而使粪便中的粪胆原明显增加,24小时粪中粪胆原可超过300~1000mg以上。肝细胞性黄疸时粪胆原减少,而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粪胆原减少甚至消失,这对黄疸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