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给带来的危害
发布于 2017/10/16 17:11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10/16 17:11 复禾健康
房颤给带来的危害都有哪些呢,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了,房颤是由于心房结构和/或电生理的改变,导致异常脉冲的形成和/或传播,可见它的危害还是不小的,但是很多人由于对这种疾病的不了解,从而会轻视它,那么它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房颤形成与病因会互为因果,房颤发作次数越多,心房内电重构就越明显,结果是导致房颤发作由阵发性转变为持续性,最终成为永久性房颤,房颤就变得不能终止,症状也会变得反反复复,仅仅靠药物治疗通常无效果。
心跳不齐了,心脏自然就不能很好地运行工作。所以心房颤动对身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供血不足
心脏像是一个泵,它不断地抽吸回流的静脉血,再把动脉血泵出去,从而维持机体所需要的血供。可是如果它抽吸的频率特别快,就会导致每次只能抽吸一点点,那么能泵出去的血液也就随之变得很少。患者会因血供不足而感到
心慌和心前区不适,有时候甚至发生晕厥。
2.增加血栓风险
正常人的血液像是一条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可是在房颤病人体内可就没有那么风平浪静了。当血液流经无规律乱颤的心房时,就很容易形成涡流,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形成就好比是小溪里面的泥沙凝聚成了大的石块,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身体各处,堵住相应部位的血管。
3.明显增加心脏性猝死
Framingham研究的一项长达25年随访资料表明,校正不同因素后,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随访期内心房颤动组死亡率增高2倍,说明心房颤动本身能明显增加死亡率,心房颤动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
1.心房颤动增加心外因素的死亡。卒中是心房颤动心外死亡率增加的关键。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后死亡风险的增高。
2.近年研究表明,心房颤动能增加翻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与无心房颤动者相比,各种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时,明显恶化患者心血管病的自然病程,显著增加死亡率。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心房颤动时,死亡率明显升高。
3.心房颤动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的心脏电生理机制包括心室肌不应期的反变规律和短长短现象。短长短周期现象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间的密切关系已有多年研究和充分证据。
有些病人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心律时可发生短联律间期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后可伴长的代偿性间期,随后又来一个室性早搏时就能组成心室RR间期的短长短周期现象,进而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这是人体首次提示短长短现象可引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猝死”可能是一个新的疾病链。
心房颤动并非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现今观点更加强调心房颤动转律的控制和降低心室率的控制,更加强调转复窦性心律的重要性;心房颤动明显增加心脏病猝死的发生风险,但这可以预防。
上一篇 : 房颤会出现哪些危害
下一篇 : 房颤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