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诊断标准解读

发布于 2017/12/22 15:56 复禾健康

肛门息肉是肛肠疾病里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也是最普通的,但肛门息肉就想一个引火线,通过它可以引发其他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瘘等,并且这类肛肠疾病在肛肠领域是比较复杂、治疗难、恢复慢的。如果肛门息肉引发,了其他肛肠疾病,数病状共存,这会给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恢复时间也会加长,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下面就是肛门息肉诊断标准解读。

1、要弄清肛门息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同疾病的肛门息肉有其各自的发病特点。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憩室、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肛门息肉;中晚期结肠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肛门息肉。上述病变的肛门息肉一般起病均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急性细菌性痢疾、

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等肛门息肉起病均较急。

2、要分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成年人肛门息肉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儿童肛门息肉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多为粘液血便。中老年肛门息肉则要排除结直肠恶变及结肠憩室的可能。

3、要分清肛门息肉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病变部位不同、病种不同,导致的肛门息肉情况也不同,临床一定要仔细询问、分析患者主诉的病史,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以重视,以便快速、准确判断病变原因及部位,使检查更有针对性。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血便相混则多见于上位结肠;血色多暗红,粘液血便、脓血便常提示大肠有炎症,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大肠息肉、阿米巴肠病等,亦可见于结肠恶变;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柏油样黑便,但当出血量多,在1000ml以上,排出较快,4小时左右排出时,则呈暗红色,甚至为较鲜红的血便。少量肛门息肉一般来源于肛门及直肠、乙状结肠疾病,如内痔、肛裂、息肉、恶变等;大量肛门息肉多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大肠血管瘤、结肠血管扩张症以及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等。

4、要注意肛门息肉伴发症状:肛门

息肉的伴发症状对其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痢疾、直肠炎症、直肠恶变等肛门息肉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肛门息肉则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肛门直肠损伤造成的肛门息肉在近期有注射或手术病史;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急,伴有发热、腹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