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发布于 2016/02/29 16:11

在日常生活中,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小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那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有哪些呢?

1、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

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如发现有妊高征、胎位不正、脐带缠绕、受压、过期妊娠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的因素,产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2、乳汁吸入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特别是一些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宝宝,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漾奶)现象,乳汁被误吸入肺内,导致出现咳喘、气促、青紫等症状,误吸的乳汁越多,症状越重。

因此,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仔细,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孔要大小合适,喂奶时宝宝最好是半卧位,上半身稍高一点。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排出胃内的气体,再观察一会儿,发现有漾奶现象,应及时抱起宝宝,拍拍后背。如果宝宝呛咳比较严重,并有发憋、气促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胎内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

从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开始预防。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出生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

宝宝出生后,要给宝宝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宝宝所用的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的用具应彻底消毒。父母和其他接触宝宝的亲属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洗手,特别是外出回来时,一定要用肥皂、流水洗净手才能接触宝宝。

家庭成员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密切接触新生儿的家庭成员如果呼吸道带菌或感染,就会通过空气或接触将病菌传给新生儿。因此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如果母亲感冒,应戴着口罩照顾宝宝和喂奶。宜婉言谢绝客人探访新生儿,更不要让客人近距离接触新生儿。

5、其他感染引起的肺炎

宝宝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脐炎、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病菌也可能经过血液循环至肺部而引起肺炎。发现宝宝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扩展阅读:新生儿肺炎的饮食调理有哪些?

1、易消化:对于孩子来说,年龄越小消化能了越弱,再加上生病,尤其肺炎这样的大病,在生病期间的消化能力急剧下降。所以,家长在安排饮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如各种粥、米汤等。还要控制高糖、高油、高蛋白、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增加孩子病情。

2、清热化痰:肺炎,一是肺部有炎症,而是由于炎症导致肺部细胞粘液分泌增多,又在炎症的高温热烤下,使粘液水分减少并聚集成团,粘附在肺部导致呼吸不畅。所以,家长在给肺炎宝贝安排饮食时,要注意以清热化痰为主,充足的水分是具有化痰的作用,而萝卜、荸荠、苦菊、白菜、绿豆等食物是具有清热作用。因此,给肺炎宝贝煮点萝卜水、绿豆粥、荸荠水等既能清热又能化痰。

3、充足的水分:前面讲到充足的水分是具有化痰的作用,其实充足的水分也同样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能调节减缓宝贝因肺炎导致的发热。但保证充足的水分害的注意水的质量,各种饮料虽说水分含量不少,但属于高糖食品,不但不能起到调节气温化痰的作用,反而会因摄入过多的糖分而导致体内水分丢失,所以,最好是以白开水,而且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

通过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所帮助。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神经系统的损害),就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