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的中医药治疗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肠胃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它的主要损伤部位是胃黏膜和肠粘膜,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由于肠胃炎一般情况下不会损及人体重要器官,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懈怠治疗或不重视愈后保养的心理,从而使疾病得不到及时、彻底的治疗而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长远影响。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理念,在肠胃炎的治疗和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患者的青睐,下面我们就几种类型肠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介绍: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

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

对于肠胃炎的预防,首先应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另外,每天食用适量的大蒜和食醋,能起到肠道灭菌的作用,可有效预防肠胃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