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肝硬化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肝硬化是指一训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在大体形态上,肝脏变形,中期肿大、晚期明显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外观呈棕黄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塌陷区,边缘较薄而硬,肝包膜增厚。

根据结节形态,肝硬化可分为型:①小结节性肝硬化:最常见;直径在3-5mm;②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不均,直径在1-3cm,最大可达5cm;③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

组织学上,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全被假小叶所取代。

肝硬化时其他器官也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如: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脾肿大门脉高压性胃病、肝肺综合征。

肝硬化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的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