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丙型肝炎也易传播的原因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丙型肝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隐蔽性发病,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患了病,而患者本身还没有觉察出来。性行为、妊娠、血液等,都是传播丙型肝炎的途径。很多人认为,只有去医院输血才能被称为血液传播,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打耳洞、修指甲等皮肤损伤行为,也有可能感染到丙型肝炎。

因此,一定要去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美容手术。如果皮肤有破损,最好避免修脚或者美甲。丙肝病毒很少在无性关系的家庭成员中或公共场合中传播,拥抱、亲吻脸颊和握手不会传播丙肝病毒,与朋友分享食物或饮料也不会传播。

但丙肝患者仍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不要共用注射用具,避免进行皮肤穿刺,使用安全套,被血液污染的床单、毛巾、衣服等应该用漂白粉及冷水清洗,再用热水清洗。丙肝病毒通过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危险较低,患有丙肝的育龄期妇女可以生育孩子,但

新生儿1岁时必须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

肝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疲倦、反胃食欲减退、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记忆力减退等身体上的细微变化。但上述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者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确认肝炎疾病不能单单看症状,应当尽早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提升肝炎患者生活质量。与乙肝不同的是,丙肝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可达七八成。张欣欣教授建议,丙肝高危人群应加强重视自身健康,去医院主动检查。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丙肝的全球感染率约为3%,每年新发丙肝病例约在3.5万例。我国约有丙肝患者4000万,且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2009年报告的发病人数是2003年的6倍多,死亡率已蹿升至传染性疾病第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常被忽视,且高达50%到85%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20至30年后,部分慢性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丙型肝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血清生化学检测、丙肝抗体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丙肝抗体检测是用于诊断丙肝的最重要手段,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可以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如果检测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病毒RNA阴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丙肝,机体已经清除了病毒或者病毒滴度低,不需要治疗,只要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RNA检测均为阳性,则可明确是丙肝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丙型肝炎虽然传染性比较强,而且容易引发肝部恶性肿瘤疾病,致死率也非常高,但是对于丙肝的治疗是有一定方法的。只要患者能在患病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且达到治愈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