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是怎么进行输血的
发布于 2019/08/05 10:44
发布于 2019/08/05 10:44
核心提示: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即使贫血较严重,一般不需输血。因为用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后,自觉症状很快改善,血象进步很快,就没有必要输血。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不足以携带足够的氧气进入人体,使人疲劳虚弱。贫血类型复杂,病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一是红细胞本身已不正常,导致红细胞形状出现问题,或血红素不能有效携带氧气,导致贫血。第二,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体内红细胞不足,也可导致贫血。第三种是由大量失血和缺血引起的贫血。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缺铁性贫血。
在一般检测报告中,贫血的定义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又称血红蛋白)或平均血细胞体积低于检测报告的参考值。通常,血红素的含量被用作判断贫血的标准。如果成年男性低于13g/dl,而女性低于12g/dl,则称为贫血。如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血红素维持在10g/dl以上,其他贫血患者出现在7-8g/dl以下。发生这种情况时,建议输血治疗。老年人贫血不仅可以通过血红素值来判断,还可以通过失血速度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判断。
出去逛街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到采血车,也有很多人到献血站进行义务献血,那是为一些患有疾病或是需要动手术的人进行准备的,很多人因贫血过度也会采取输血的措施。输血能使贫血迅速减轻以至完全得到纠正,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输血也需要得当才行,那么要怎么才是输血得当呢?
1、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骨髓增生低下的贫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纤维化症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等。这些贫血的治疗大多不易见效,只有依靠输血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来维持生命。这些病人大多已适应于血红蛋白低水平的状态,而输血对骨髓造血功能又有抑制作用,因此如果血红蛋白在60~70g/L以上,又无缺氧症状,即不宜输血。
2、患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难治性贫血等的病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或病之晚期治疗无效、贫血较严重时,往往需要输血,最好是成分输血。
3、因血液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或血小板缺乏而有严重出血和贫血时,亦需要输血。通常都用新鲜全血,因除了补充红细胞,还能补充血浆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但如果贫血不很严重,主要的目的是止血,则还不如用新鲜血浆或血浆的生物制品——浓缩的凝血因子,效果更好。如血友病即可用因子Ⅷ的冷沉淀或高度浓缩物;血小板缺乏的出血可用浓集血小板的成分输血。
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即使贫血较严重,一般不需输血。因为用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后,自觉症状很快改善,血象进步很快,就没有必要输血。
4、重型β海洋性贫血、贫血较重的中间型β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等,贫血常很严重,一般依靠长期输血以维持生命。输血对这类贫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用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从而减少不正常红细胞的生产和破坏。有人主张对重型β海洋性贫血的患儿从婴儿时期开始即给以“高输血疗法”,可以使很多典型的症状体征不出现,并延长患者生命,不过最后仍不免死于继发性血色病。亦有人采用“新生红细胞”输血的方法,以延长输血的效果、减少输血次数,从而延迟血色病的出现。输血也用以抑制骨髓产生易溶血的PNH细胞,以减轻溶血。
5、急性大量失血时,在液体大量进入血流之前,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变化不大。而血液总量减少的后果如血压下降、发生循环系统休克,比红细胞量的减少严重得多。当一次失血量估计超过全身血液总量的15%时,就应输血或先输液。失血量不易准确估计,应多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是否有出汗、恶心、烦躁等症状。在输血尚未准备就绪时,应先予以补液。以全血输血最为适宜,但也可用浓集红细胞加晶体溶液及血浆或白蛋白溶液。
6、烧伤病人在最初几天之内皮肤烧伤面丧失大量血浆。这时最需要补充血浆和晶体溶液,以恢复血液总量。以后溶血性贫血逐渐加重时,可输以浓集红细胞或全血。
不同的病人的输液方法和输血量都有所不同,同样对于贫血患者的救助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输血方法和输血数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继续浏览我们的网页。如果患了贫血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准确的检查。
上一篇 : 如何治疗女性出现营养性贫血呢
下一篇 : 哪些食疗方法能够治疗贫血?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