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并发症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3/14 17:42

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除了给身体和生活带来影响之外,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无限痛苦,下面就慢阻肺这个疾病介绍一下,希望大家重视慢阻肺的并发症,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以下是慢阻肺的并发症的详细介绍:

1.慢阻肺的症状普遍存在胸顶及纵隔面的粘连

慢阻肺的并发症有很多。粘连使肺不能完全萎陷,胸片上肺呈长条形影,被压缩在纵隔面,肺大疱往往在粘连的内侧面,需分离粘连后才能显露大疱,或肺大泡壁本身就是粘连的一部分,因此这类粘连必须分离。在分离粘连困难时我们通常延长腋前线操作孔2cm左右,或选择适当位置另穿一孔,使之能置入另一操作器械帮助暴露粘连、牵拉肺组织,以便分离粘连。还可通过该操作孔较容易地修补破损的肺组织。

2.多有对侧肺大疱

慢阻肺的并发症有肺大泡。本组双侧肺大疱的发生率为77%,麻醉及手术过程易使对侧肺大疱增大或诱发对侧气胸,本组1例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对侧气胸气胸,1例术后发生对侧气胸,2例术后胸片发现对侧肺大疱有所增大。慢阻肺的症状需要重视。

3.肺大疱或肺组织撕裂、肺组织持续漏气

慢阻肺的症状需要重视。本组病人术前均有长时间的胸腔引流史,或短时间内反复胸腔引流或穿刺排气史,术中发现存在粘连附近肺大疱或肺组织撕裂,难以愈合。文献也认为保守治疗不能有效防止复发,该类气胸的复发率高,手术是积极的选择。

4.皮下气肿发生率高

慢阻肺的症状需要重视。约占本组的48%。需要处理时用粗排气针头刺入皮下排气,引流效果效果优于皮下切开。

5.肺大疱为多处、多型

本组病人多为多处、多型肺大疱,多数病人为Ⅰ、Ⅱ及混合型大疱并存,手术时应仔细探查术野,以免遗漏病灶。对于巨大的Ⅱ及混合型大疱,应剪开大疱仔细缝扎与大疱沟通的肺组织或细小支气管,以减少术后漏气及术后复发的机会。

6.手术时肺组织不能完全萎陷及单肺时间短

对此可稍延长腋前线切口,多置入一器械压迫肺,帮助显露以缩短手术时间。

7.肺大疱旁的肺组织有瘢痕团块

这种情况不少见,我们通过在分离粘连时延长的腋前线操作孔,加用一把引导钳,夹在肺大疱的上方或下方,夹薄肺组织以引导ENDO-GIA进入击发部位,以及不断调整进枪方向以避开瘢痕团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ENDO-GIA的钉仓。

8.术后肺组织炎症、水肿、渗出反应强烈

影响肺功能,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片显示术侧肺大片密度增高影。对此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适当的使用激素,以减轻组织水肿、渗出,改善肺功能。

9.术后肺部继发性感染发生率高

常为耐药菌感染,感染极难控制,病程长、呼衰发生率高,部分病人需要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应动态观察胸片、血常规及血气分析等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对现用抗生素效果进行评估,2-3天作一次痰培养+药敏,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同时还应加强支持治疗,气管插管病人酌情使用深静脉高营养或鼻饲管胃肠道营养。有效的营养支持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肺间质水肿,有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及肺部感染的控制。

10.肺组织薄、钉眼及针眼也会造成肺组织长时间漏气

对此我们试用氩气刀凝固切割面,再喷以医用生物胶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漏气效果,有漏气者漏气时间也明显缩短。

11.哮喘发病率高

部分病人有哮喘病史,术后肺部感染常诱发哮喘,因此术后预防性的使用顾及G+及G-的二联抗生素及严格的呼吸道管理,以尽量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防止哮喘发病。

看到了上面介绍的这么多慢阻肺的并发症,需要我们能够积极的把握好慢阻肺的治疗,特别是积极的预防其发病,减少对身体的危害,有利于我们的身体的康复,而对于生活来说,更是需要我们有效的重视生活保健。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