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髓炎怎样检查呢

发布于 2016/05/11 11:36

骨髓炎怎样检查呢?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创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骨髓炎发病多为急性炎症,症状比较明显,但容易与其他骨科疾病混淆,造成判断的失误,因此对骨髓炎的诊断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检查方法进行确诊,下面将列出几种常见的正规检查方法。

通过将以下几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才能确诊骨髓炎。

1、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

2、X线检查

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的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

3、CT检查

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骨及显示椎旁脓肿的形成,放射骨扫描在病变早期即有反映,但无法区别感染。

4、碘油造影

为了明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可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

5、活检

对于骨折和肿瘤,可通过椎间盘间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可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窦道取到的标本培养结果对诊断骨髓炎是不可靠的。

以上列举的几种检查方法能够通过综合分析使骨髓炎得到确诊,可以保证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通过检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骨髓炎,需要尽快寻找正规的骨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防止病情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