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疼痛是心绞痛发作

发布于 2025/11/11 18:37

心绞痛发作时疼痛主要出现在胸骨后、心前区,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上腹部。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1、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区域是心绞痛最典型的疼痛部位,表现为深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被误认为胃部不适。这种疼痛与心肌缺血导致的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有关,持续2-5分钟可自行缓解。患者需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若疼痛超过20分钟不缓解需警惕心肌梗死。

2、心前区疼痛

心前区指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的区域,疼痛可呈手掌大小范围。此处疼痛常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建议发作时记录疼痛特点,就医时配合医生进行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检查。

3、左肩臂放射痛

约15%患者疼痛会向左肩及左臂内侧放射,这是心脏传入神经与体表神经在脊髓层面交汇导致的牵涉痛。这种疼痛呈钝痛性质,可能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发作时可尝试含服速效救心丸,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4、颈部下颌痛

心脏缺血信号通过迷走神经传导可能引起下颌或颈部疼痛,常见于女性及糖尿病患者。这种疼痛在咀嚼时不会加重,可与牙源性疼痛鉴别。建议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长期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5、上腹部疼痛

下壁心肌缺血可能表现为剑突下疼痛,易与胃痛混淆。这种疼痛往往与体位无关,而胃痛常与进食相关。患者可临时服用麝香保心丸缓解症状,但需通过胃镜和冠脉造影明确病因。日常应避免饱餐后立即活动。

心绞痛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波动。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出现疼痛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时,应及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病情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