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运动有什么原则

发布于 2016/09/23 12:45

有些冠心病患者误认为体育运动会增加发病的风险,其实不然,适度的体育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是有益的,当然了不是每一项运动都适合冠心病患者,那哪些运动适合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介绍分享一下。

步行:每次持续散步30~40分钟,或每日步行1~2公里,步行时要步态稳定,步幅均匀。

慢跑:慢跑前要先做好准备活动,跑鞋一定要跟脚,跑步时注意周围环境,不要跌倒,如果累了可停止慢跑,改为步行。

骑自行车:注意骑自行车不能太快,不能逆风,不能带人,不能骑的距离过远,最好在运动场内进行。

其他:如广播体操.门球等活动,应因人而异,适当选择。

运动固然对冠心病病人有好处,但运动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必须注意:

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上运动可有诱发室颤的危险,因此,对于心绞痛发作3天之内,心肌梗死后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内血液体供应需重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

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

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运动后易损期,吸烟易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诱发心脏意外。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