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主要发病原因

发布于 2016/10/13 18:51

脑萎缩是中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它是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及脑组织体积缩小和脑细胞数目日渐减少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发展为痴呆、语言障碍、终至智力丧失等为其临床特征。

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病程可逾数年甚至10余年,女性多于男性。导致脑萎缩的原因是:饮食不当、遗传、年龄的增长、感染、外伤、中毒等。尤其是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由于人们偏食和过量摄取动物脂肪,致使体内酸性物质增加过多,导致了血液的酸性环境。

在酸性环境下,由于年老血液成份的异常等因素,血液的粘稠度增高,使血液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致使血管粗糙、变形、弹性减弱。脑组织可能因有较广泛的脂质与铁色素沉着而稍有变色,于切面可见灰质与白质均有萎缩。胞退变、消失,出现神经细胞内的神经之纤维变,表现凝集、卷曲、呈螺旋状等;有脑皮质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膜稍有增厚,脑室系统明显扩大,致使脑萎缩的发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