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12个原因

发布于 2016/11/24 11:01

血栓性静脉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静脉系统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静脉淤滞、血管损伤及高凝状状态是静脉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有很多涉及静脉炎的病因的因素均可客观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但是人们对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了解。其中腿部静脉炎会影响一个人腿部的健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静脉炎疾病的病因介绍。

静脉炎产生的原因如下:

1、手术:特别是骨科、胸腔、腹腔及泌尿生殖系的手术;

2、血管损伤会使血小板发生聚集,纤维蛋白及血细胞沉积,促使血栓形成。

3、肿瘤:胰腺、肺、生殖腺、乳腺及泌尿道恶性肿瘤;

4、下肢静脉曲张会导致静脉血瘀滞,引起营养性变化及慢性感染,使曲张的静脉缺氧发炎,形成静脉炎。

5、高凝状态;

6、静脉炎及静脉介入诊断或治疗导致静脉损伤。

7、妊娠、雌激素的作用;

8、长期静坐、下蹲,会使下肢血管受到挤压,导致血流缓慢、瘀滞,引发静脉炎。

9、长期卧床:如急性心肌梗塞、中风、手术后;

10、导管作持续性输液,可使静脉壁直接损伤,或因各种机械冲击原因损伤静脉壁,出现炎症反应。

11、外伤:特别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

12、下肢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及产后,血小板增高,同时释放出凝血因子,使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为静脉炎形成提供温床。

静脉炎患者应忌长时间站立,因可加重下肢静脉曲张。

但可快速步行,如每天4次,每次15分钟。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做爬行运动,有利于曲张静脉的康复。同时注意患病后不宜再穿高跟鞋,因其不利于腿部肌肉收缩与舒张,影响血液回流。坚持打绑腿,休息时松开。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