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发布于 2025/02/16 07:04

小儿病毒性肠胃炎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止泻药、补液盐和益生菌。病毒性肠胃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和发热,治疗重点是防止脱水和缓解症状。

1、止泻药。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物,能够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少腹泻次数。洛哌丁胺适用于急性腹泻,但需谨慎使用,避免抑制肠道蠕动。消旋卡多曲可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泻症状。

2、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治疗病毒性肠胃炎的关键,能够补充因腹泻和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效果较好,适合婴幼儿使用。家庭自制补液盐需注意比例,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3、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布拉氏酵母菌对病毒性腹泻有较好疗效,可缩短病程。益生菌制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饮食调理在病毒性肠胃炎治疗中也很重要。急性期应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逐步添加香蕉、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高糖和乳制品。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考虑更换为无乳糖配方。

病毒性肠胃炎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在3-7天内可自行恢复。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和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加重。通过合理用药和饮食调理,大多数患儿能够顺利康复。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