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由什么引起的原因
发布于 2025/05/03 11:12
发布于 2025/05/03 11:12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丢失过多以及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引起。
1、铁摄入不足:婴幼儿的饮食结构单一,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母亲自身铁储备不足,母乳中的铁含量也会较低。添加辅食后,若辅食中铁含量不足或种类单一,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动物性食物如红肉、肝脏等富含铁,若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影响铁的补充。
2、吸收障碍: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铁的吸收能力较弱。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感染等会影响铁的吸收。饮食中过多的植酸、草酸等物质会与铁结合,降低铁的吸收率。
3、需求增加: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铁的需求量较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先天铁储备不足,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随着体重的增加,铁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若未能及时补充,容易导致贫血。
4、丢失过多:婴幼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等,会加速铁的流失。某些疾病如寄生虫感染、慢性感染等也会导致铁的丢失增加。
5、生长发育过快: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尤其是6个月至2岁期间,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此阶段若未能及时补充铁质,容易因铁储备不足而引发贫血。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应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注重多样化,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脏、蛋黄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铁的吸收。避免过早添加高植酸、草酸的食物。生活习惯上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的补充。
上一篇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由什么引起的原因呢
下一篇 : 没有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