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发布于 2025/07/25 11:12

压力性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及慢性咳嗽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注射填充物及悬吊手术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群支撑膀胱和尿道,当肌肉弹性减弱时,腹压增高会导致尿液漏出。长期久坐、缺乏锻炼或年龄增长均可导致肌力下降。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日重复收缩盆底肌群,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若伴随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米多君片或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调节神经肌肉功能。

2、妊娠分娩损伤

阴道分娩可能造成盆底神经及肌肉撕裂,尤其是多胎、巨大儿或产程过长的产妇。损伤后表现为打喷嚏、跳跃时漏尿。产后6周内可开始低频电刺激修复,配合使用雌三醇乳膏促进黏膜修复。严重者需采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重建支撑结构。

3、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减少导致尿道黏膜萎缩、闭合压力降低。常见于咳嗽、大笑后少量漏尿。局部使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可改善黏膜血供,口服替勃龙片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需注意乳腺癌患者禁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4、肥胖因素

体重超过标准范围会持续增加腹压,压迫膀胱颈位置下移。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症状,建议通过低脂高纤维饮食结合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治疗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加重盆底负担。

5、慢性咳嗽

长期吸烟、哮喘等引发的剧烈咳嗽会使腹压骤增,超过尿道括约肌代偿能力。首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哮喘,配合戒烟干预。临时性防护可选用成人纸尿裤或尿道夹,重度者需考虑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日常应避免提举重物及高强度跑跳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压。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训练定时排尿习惯。可适当增加豆腐、豆浆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但须警惕过量豆制品可能诱发痛风。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血尿、排尿疼痛,需及时至泌尿外科评估手术指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