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气胸如何处置

发布于 2025/07/24 16:23

开放性气胸需立即封闭伤口并紧急就医。开放性气胸是胸壁缺损导致气体自由进出胸腔的急症,可能引发呼吸循环衰竭,主要处置方式包括封闭包扎、保持体位、吸氧支持、胸腔闭式引流、手术修复等。

1、封闭包扎

发现开放性气胸时,应立即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边缘用胶带三面固定,留出一角保持单向阀效应,防止气体继续进入胸腔。避免使用不透气材料完全封闭,以免导致张力性气胸。包扎后需持续观察患者呼吸状态,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需调整敷料。

2、保持体位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伤侧卧位,减少健侧肺受压,改善通气功能。避免平卧位导致纵隔摆动加重缺氧,转运过程中需固定患者身体减少移动,防止包扎敷料脱落。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可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

3、吸氧支持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浓度控制在40-60%,通过面罩或鼻导管供氧,纠正低氧血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设备。对于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需调整氧流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

4、胸腔闭式引流

到达医疗机构后需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5肋间置入引流管,连接水封瓶排出胸腔积气。引流后需观察气泡溢出情况,记录引流量,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若持续大量漏气需考虑支气管胸膜瘘可能。

5、手术修复

对于大面积胸壁损伤或持续漏气者,需行急诊开胸探查术,修补肺裂伤或支气管损伤,清除胸腔内血块,必要时行肺叶切除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监测生命体征至病情稳定。

开放性气胸患者转运途中需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避免剧烈颠簸。康复期应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后3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或潜水。若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