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1 12:08
发布于 2025/07/21 12:08
儿童电解质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纠正原发疾病、监测电解质水平等方式治疗。电解质紊乱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出汗、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轻度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增加含钠钾食物改善。腹泻后可给予米汤、稀释苹果汁补充水分和钾离子,呕吐缓解后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母乳喂养婴儿需继续哺乳。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添加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
2、口服补液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Ⅲ可纠正轻中度脱水。每包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服,按50毫升/公斤体重分次饮用。补液盐含葡萄糖电解质配方能促进钠水吸收,比单纯饮水更有效。服用时需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腹胀呕吐需停用。
3、静脉补液严重脱水伴意识障碍需急诊静脉补液。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扩容,后续改用含钾维持液。心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高钠血症需缓慢纠正防止脑水肿。静脉补液期间每4-6小时监测血钠钾钙镁水平,调整电解质配比。
4、纠正原发疾病由轮状病毒肠炎引起者可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细菌性腹泻需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胰岛素治疗,肾小管酸中毒需枸橼酸钾溶液纠正。
癫痫持续状态导致的电解质消耗需静脉用丙戊酸钠注射液控制发作。
5、监测电解质水平治疗后24-48小时需复查血清电解质。低钾血症纠正后可能出现反跳性高钾,长期利尿剂使用需定期检测镁离子。建议家长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等脱水体征变化。持续电解质异常需排查肾小管疾病或醛固酮异常。
家长发现儿童持续呕吐腹泻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发热患儿可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避免过度使用退热药导致出汗过多。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添加含钾的南瓜粥或蒸苹果。若出现嗜睡、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送医,禁止自行使用利尿剂或盐片调节电解质。
上一篇 : 宝宝发热睡着了手脚发抖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新生儿先天性甲低原因及症状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