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输血后有什么风险
发布于 2025/08/04 14:43
发布于 2025/08/04 14:43
手术输血后可能出现感染、过敏反应、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溶血反应、免疫抑制等风险。输血是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监测不良反应。
感染风险主要来源于血液制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尽管现代血库对血液进行严格筛查,但仍存在窗口期感染漏检的可能性。常见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输血后出现持续发热、寒战等症状需警惕感染。过敏反应通常由血浆蛋白或白细胞抗体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时可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轻度过敏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处理,重度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肾上腺素抢救。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多见于老年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短时间内输入过量血液导致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升高、颈静脉怒张等症状,需控制输血速度并使用利尿剂。溶血反应分为急性和迟发性,急性溶血常因ABO血型不合引发,输血后立即出现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迟发性溶血多由Rh血型抗体引起,输血后数天发生贫血和黄疸。免疫抑制与输血后感染率升高相关,可能与异体淋巴细胞影响宿主免疫功能有关。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出血。饮食上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菠菜、橙子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有无迟发性输血反应。出现头晕、心悸、皮肤黄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医护人员会详细记录输血过程,患者应保留输血记录卡以备后续诊疗参考。
上一篇 : 脊柱骨折吃什么东西好
下一篇 : 踝部骨折要如何护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