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损伤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05 10:40
发布于 2025/08/05 10:40
腓肠肌损伤可能由运动过度、肌肉疲劳、外伤、肌肉拉伤、肌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冷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1、运动过度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腓肠肌损伤,常见于跑步、跳跃等运动后。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通过减少运动量、充分热身预防。若已发生损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抬高患肢。
2、肌肉疲劳肌肉持续收缩或重复动作易引发腓肠肌疲劳性损伤,多伴有肌肉僵硬、酸痛。日常应注意运动间歇休息,运动后适当拉伸。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症状,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恢复。
3、外伤撞击直接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腓肠肌挫伤或撕裂,常见于跌倒、碰撞等情况。损伤后可能出现淤青、压痛、功能障碍。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自愈,严重者需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4、肌肉拉伤突然发力或姿势不当易造成腓肠肌纤维撕裂,根据损伤程度分为I-III级。I级拉伤表现为轻度疼痛,可自行恢复;II-III级需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药物,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5、肌腱炎
腓肠肌肌腱反复劳损可能引发炎症,多与运动方式不当有关。典型症状为跟腱部位疼痛、僵硬,活动后加重。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冲击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腓肠肌损伤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穿着支撑性良好的鞋子,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肌肉修复。日常可进行小腿拉伸和强化训练,如提踵练习,但需循序渐进。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转为慢性损伤。注意保持合理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和放松。
上一篇 : 骨折怎么端提挤捺复位
下一篇 : 肋骨骨折吃什么食物能促进骨愈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