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梗死能治疗吗
发布于 2025/08/12 16:19
发布于 2025/08/12 16:19
慢性心肌梗死一般能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改善病情。慢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也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若存在心力衰竭,可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
2、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血管狭窄程度较高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介入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但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防止再狭窄。术前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病变范围,术后需监测穿刺部位出血及心电图变化。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可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建立新的血运通道。手术需开胸并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需密切观察胸腔引流及心功能恢复情况。术前需评估肺功能及肝肾功能,术后需进行抗凝治疗并控制血糖血压。
4、心脏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逐步提高运动耐量。康复训练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避免过度劳累。训练计划需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个体化制定,同时配合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
5、生活方式调整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进食深海鱼类及坚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
慢性心肌梗死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等。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并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上一篇 : 心率和脉搏是一样的吗
下一篇 : 血管介入手术后如何护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