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脚踝内侧骨头一按就疼
发布于 2025/08/13 15:46
发布于 2025/08/13 15:46
崴脚后脚踝内侧骨头按压疼痛可能与韧带损伤、骨折、肌腱炎、骨关节炎或滑膜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韧带损伤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在崴脚时易受牵拉损伤,表现为局部压痛、肿胀和活动受限。轻度损伤可通过冰敷、弹性绷带固定缓解,急性期48小时内避免热敷和按摩。若伴随关节不稳或持续疼痛,需排除韧带完全断裂,可能需MRI检查确认。
2、骨折内踝骨在暴力崴脚时可能发生撕脱性骨折或裂纹骨折,按压痛感尖锐且局限。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无移位骨折需石膏固定4-6周,移位明显者需手术复位。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此类骨折,疼痛常伴随皮下淤血和负重困难。
3、肌腱炎胫骨后肌腱长期劳损或急性扭伤可引发炎症,表现为内踝后下方沿肌腱走行区压痛,活动时加重。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休息、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以及物理治疗。慢性病例可能需局部封闭治疗。
4、骨关节炎既往踝关节创伤者易继发退行性变,表现为晨僵、活动后疼痛减轻而久站加重。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形成,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疼痛明显时短期应用洛索洛芬钠片。
5、滑膜炎
踝关节滑膜受崴脚刺激产生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弥漫性压痛伴关节积液。超声可见滑膜增厚,治疗包括关节制动、口服艾瑞昔布片消炎,顽固性病例可能需关节腔穿刺抽液。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排查原发病。
崴脚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制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避免早期热敷或揉搓患处,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需及时骨科就诊。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逐步增加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选择硬底鞋提供支撑,减少上下楼梯和崎岖路面行走。
上一篇 : 最好的隆胸手术是什么
下一篇 : 50岁手指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