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得肠套叠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8/14 12:37
发布于 2025/08/14 12:37
小儿肠套叠在饮食上需注意避免高纤维、难消化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稀粥、藕粉等。肠套叠可能与肠道蠕动异常、病毒感染、肠道息肉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调整喂养方案。
1、流质饮食急性期需暂停固体食物,选择无渣米汤、过滤蔬菜汤或婴儿专用电解质液。这类饮食可减少肠道负担,避免套叠部位因食物残渣刺激加重水肿。家长需观察患儿进食后是否出现呕吐或腹痛加剧,若症状反复应立即停止喂养并联系医生。
2、低纤维食物恢复期可逐步添加低纤维半流食,如大米粥、软烂面条、蒸蛋羹。避免芹菜、韭菜等高纤维蔬菜以及全麦制品,防止粗纤维摩擦肠壁。家长需将食物研磨至细腻状态,每日分5-6次少量喂食,单次喂养量不超过100毫升。
3、限制乳糖暂缓食用普通配方奶粉或牛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肠套叠可能导致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普通乳制品易引发腹胀腹泻。家长可选用雅培亲护无乳糖配方粉、雀巢蔼儿舒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4、补充水分通过口服补液盐III或苹果汁稀释液预防脱水,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50-80毫升液体。避免饮用碳酸饮料或含糖量高的果汁,防止肠胀气。家长需记录患儿尿量,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急诊处理。
5、渐进过渡
症状缓解1-2周后逐步引入肉泥、土豆泥等低渣软食,过渡期持续监测排便情况。禁止突然恢复常规饮食,尤其需避免爆米花、坚果等易引发肠套叠复发的零食。家长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
肠套叠患儿康复期应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冷刺激肠痉挛。每日记录进食种类与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恢复后仍需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具分开使用,水果彻底去皮。若患儿出现拒食、血便或持续哭闹,家长须立即携带既往就诊资料前往儿科急诊。
上一篇 : 结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下一篇 : 内痔出血如何治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