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的机械性梗阻,属于婴幼儿急腹症,需及时就医干预。
1、阵发性哭闹
患儿突发剧烈腹痛呈阵发性,表现为突发哭闹不安、屈腿蜷缩,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10-20分钟反复发作。腹痛由肠管痉挛和缺血引起,家长需立即记录发作频率并及时送医。
2、频繁呕吐
早期呕吐胃内容物,后期可吐出胆汁或粪样物。肠梗阻导致消化道内容物反流,呕吐物性状变化提示病情进展。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喂食任何食物或水。
3、果酱样便
发病6-12小时后排出暗红色黏液血便,形似果酱。这是肠壁缺血坏死导致的特征性表现,家长发现此类粪便需保留样本供医生查验,同时记录排便时间和性状。
4、腹部包块
右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韧且压痛明显。包块为套叠的肠段形成,体检时患儿常因疼痛抗拒触摸。家长切勿自行按压腹部,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5、全身症状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嗜睡等休克表现。肠管持续缺血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需紧急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意识状态和皮肤温度变化。
患儿发病后应绝对禁食禁水,避免颠簸搬运,采取屈膝侧卧位减轻腹痛。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空气灌肠复位或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复发,定期随访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复发征兆如哭闹、拒食等,须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