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沙眼的传染
发布于 2025/08/19 13:02
发布于 2025/08/19 13:02
预防沙眼传染主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1、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或使用过的物品。沙眼衣原体可通过手、毛巾、脸盆等物品传播,家庭成员中有患者时应单独使用洗漱用品。公共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需定期消毒共用物品,医护人员检查患者后需严格洗手消毒。
2、保持手部清洁养成勤洗手习惯,尤其是接触眼周前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清洗。儿童玩耍后、餐前便后必须洗手,家长需监督幼儿正确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作为临时替代,但流动水冲洗仍是首选方式。
3、改善环境卫生保证生活区域通风干燥,定期清洗晾晒被褥枕巾。苍蝇等昆虫可能携带病原体,需做好防蝇措施。在沙眼高发地区,应加强水源管理,保证洗漱用水清洁,避免共用不流动的洗脸水。
4、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佩戴隐形眼镜者需严格遵循护理流程。女性化妆时避免与他人共用眼线笔等工具,定期更换眼部化妆品。游泳时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防止接触污染水体。
5、早期干预治疗
出现眼红、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阿奇霉素片或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筛查,集体单位暴发时应实施群体性预防用药。
预防沙眼需建立长期卫生习惯,儿童及青少年为重点防护人群。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A增强眼部抵抗力,饮食中适量增加胡萝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在沙眼流行区域可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接触高危环境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应煮沸消毒,居住环境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集体生活场所发现病例时,需对床铺、桌椅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终末消毒。
上一篇 : 重度干眼症吃什么
下一篇 : 儿童患上干眼症的原因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