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脏衰竭急救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24 06:16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方法主要有保持患者安静、调整体位、吸氧、使用急救药物、及时送医。急性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1、保持安静

立即让患者停止一切体力活动,保持绝对安静状态。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要清除周围人群,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刺激。家属应保持镇定,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惊慌情绪。

2、调整体位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自然下垂。这种体位能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淤血症状。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调整为侧卧位,防止舌后坠或呕吐物导致窒息。注意不要平卧位,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可适当垫高头部和背部,使用靠垫等物品支撑患者身体。

3、吸氧治疗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控制在6-8升/分钟。有条件时可使用面罩吸氧,提高氧浓度。严重者可考虑无创正压通气。吸氧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轻心脏负担。注意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持续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

4、药物急救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快速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扩张血管;吗啡注射液缓解呼吸困难和镇静。这些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后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用药后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5、紧急送医

在进行初步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转运途中保持患者体位稳定,持续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向接诊医生详细说明发病经过、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和用药情况。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进行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等评估,接受专业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应注意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限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功能,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气短加重、下肢水肿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有助于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