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发布于 2011/08/08 15:49
发布于 2011/08/08 15:49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什么?哪些会是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你对于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了解多少?不了解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我们很难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多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时候染上。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二、慢性血小板减少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三点:
【1】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介绍。在了解了上述的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之后,希望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进行预防。
上一篇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