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之中枢性改变
发布于 2011/12/12 14:51
发布于 2011/12/12 14:51
医学上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中枢性改变就是主要的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也是比较常见的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那中枢性改变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中的中枢性改变。
一般,常见的中枢性改变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有:
1、脑源性的肌肉萎缩是很少见的。
2、原发性脊髓前角或者是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它传导途径的病变也是常见的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婴儿进行性脊髓肌萎缩,少年进行性球麻痹
3、并发在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肌萎缩,如,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大脑叶性萎缩等,这也是常见的肌肉萎缩的原因。
4、先天性发育畸形所导致的继发性中枢神经元性的肌萎缩,如,脊髓发育不全,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管闭合不全,延一脊髓空洞症等也是常见的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
5、脊髓的病变也是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因之一,如,脊髓压迫,产伤,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等。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中枢性改变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旦患上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上一篇 : 导致肌肉萎缩的主要发病原因
下一篇 : 解析常见的背部肌肉萎缩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