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道疾病也可引起肝硬化

发布于 2012/01/06 09:34

众所周知,胆汁性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肝硬化类型,任何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疾病,导致胆道阻塞、胆汁淤积,都可能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通常情况下,胆汁性肝硬化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一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比较少见,主要是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导致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最终可演变为再生结节不明显的肝硬化。

通常,慢性胆道疾病属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它主要由肝外胆管长期梗阻所致,常见于先天性肝外胆道闭塞或缺如、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胰头癌、壶腹癌以及胰腺囊肿等引起,这些疾病和肝硬化有什么关系呢?主要是这些疾病可引起肝外胆管梗阻,梗阻上端的胆道由下而上地逐渐扩大迂曲,导致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肝内小胆管因逐渐扩大而破裂,造成肝内血管受到扩大胆管的压力及胆汁外渗,肝细胞发生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向胆管内延伸,包围肝小叶,并散布于肝细胞间,最后形成了肝硬化。

但是慢性胆道疾病并非一定会演变为肝硬化,为预防慢性胆道疾病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必须要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对因治疗,才能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肝硬化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