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肝炎高发患者需提防

发布于 2012/03/13 18:23

本报讯记者郑校华通讯员邓奕茂摄影报道:春季是肝炎的高发季节,为此,3月4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组织医护人员举办肝炎义诊活动,免费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并免费检测HBsAg、肝功能、丙肝抗体。记者了解到,其中有部分患者受丙肝事件影响,主动要求做丙肝抗体检查。

医生义诊提醒预防

春季较其他季节而言,肝炎患者较多,其中包括新增的和复发的。该院感染科主任吴茂盛介绍,珠三角地区春季较为闷热潮湿,传染性病毒容易滋生,传染性疾病容易高发,其中就包括肝炎。来自从化的乙肝患者胡先生去年8月份住院治疗4个月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水平。今年2月中旬,他来复查时,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作为肝功能重要指标的转氨酶高到969U/L,是正常值(40/uL)近20倍。吴主任介绍说,这个跟他的饮食、休息与闷热潮湿的天气有很大的关系。他提醒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两点: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第二,注意饮食卫生,由于春天气温起伏大,雨水频繁,空气湿度较大,致病微生物繁殖快,很容易传染,例如甲肝和戊肝等感染急性肝炎,因此不可生食水产品以做好防范工作。

丙肝容易漏诊危害性更大

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目前丙肝发病人数有1.7万,较2010年增长了13%。吴茂盛主任解释,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非常低,不会主动要求检查丙肝;另一方面,丙肝病毒的隐匿性极强,且无明显症状,因此,感染初期到中期难以察觉身体的异样。它危险的地方在于,等发现时往往已进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虽然丙肝危险,但是,目前丙肝治愈率可达95.5%,因此,宣传和普及肝炎的常识,让大家了解肝炎、积极科学认识肝炎显得十分必要。

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回南天冲凉,小心煤气中毒

本报讯记者郑校华通讯员梁建婷报道:43岁的王某因在密闭卫生间使用煤气洗澡,发生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入住广东同江医院后,医生给予精心治疗,10天清醒,25天生活自理,日前康复出院。

病情危重希望甚微

据了解,家人发现王某在浴室昏倒后,立刻实施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呼叫120送至广东同江医院。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呕吐多次胃内容物,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高,口唇呈樱桃红色,吞咽功能丧失。遂急行高压氧舱治疗,同时予系统治疗,但护士进行打针抽血时,患者拳打脚踢,狂躁不安,约束带都无法阻止她拔氧管、胃管、尿管……患者爱人则日夜守候在床边,几乎一个星期未曾合眼。病房里其他的一氧化碳中毒病友陆续康复出院,而王某依旧未能清醒过来。按照医生经验判断,这类重症一氧化碳中毒,康复希望甚微。

女儿生日燃点希望

住院期间,恰逢王某女儿生日。当日女儿拎着蛋糕走进了病房,想起狂躁不安的妈妈昨日还抓伤了她的手臂,如今她又怎能记得今日是女儿18岁生日呢?正在暗自伤心时,一个极富磁性的嗓音唱起了生日歌,原来是爸爸的声音。两个人,四行泪……那烛光,闪动的是相濡以沫的温馨与感动,是生命的希望和曙光……

奇迹出现意识恢复

入院第10天的清晨,医生像往常一样查房询问病情,突然,王某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医生赶忙为其检查瞳孔、生命体征、认知、肌张力……王某爱人欣喜地感谢医生:“她今早已经会吞东西了!”呼吸内科所有医务工作人员激动不已,护士们逢人就说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科室的重症一氧化碳患者清醒了!”

生活自理康复出院

经过持之以恒的治疗,王某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如今的她,非但能自己吃饭,认知能力也提高了,时常吵着爱人带自己回家,而细致耐心的丈夫一边做好安抚工作,一边又送她到高压氧舱接受治疗,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入院一个多月后,王某可以自行行走、进食、大小便,认知、智力、记忆力都好转许多。如今,王某已经康复出院,“奇迹”的背后是医护人员的汗水与辛劳,但看到这个笑容满面的三口之家,每个医护人员都觉得欣慰和幸福……

注意通风莫洗太久

时下正值潮湿季节,回南天时,街坊为了防潮多将门窗关闭,如此一来,使用燃气具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安全事故。呼吸内科医生提醒,冲凉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时间过长,家人应主动拍门问候一声。一旦发现家人出现轻度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在给中毒者保暖的前提下,将其移到户外通风的地方平躺,住在高楼的最好抱到阳台上,随后立即送医院救治。重度患者必须立即送医院进行氧气和综合治疗,对呼吸及心跳停止者,则应立即试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尽力抢救。医生还提醒,预防煤气中毒主要在于保持房间空气流通,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

肝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