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因素
发布于 2012/06/14 10:51
发布于 2012/06/14 10:51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25~50%的患者经3至4个月治疗后有良好反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从血中消失,随后临床症状缓解,转氨酶恢复正常。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疗前肝炎病程短(小于7年,尤其是在2年左右),e抗原阳性伴低水平HBV-DNA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和无其它疾病(如爱滋病毒感染、肾病和糖尿病等)伴随者疗效好。
2.e抗原阴性而HBV-DNA阳性的患者,应用干扰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疗效稍逊。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疗效亦较慢性活动型肝炎差。
3.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疗效亦较差,可能与HBV-DNA已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内有关。
4.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氨酶正常者,干扰素治疗基本无效。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在胎内或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绝大多数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这类患者内源性干扰素往往并不缺乏,故给予外源性干扰素治疗常不奏效。
上一篇 : 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下一篇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