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黄疸型肝炎的6则小偏方

发布于 2012/09/24 10:32

黄疸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下面介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6则小偏方。

方一

组成:芜菁子。用法:将芜菁子晾干,研末。以开水调服,每服10克~15克,见大便泻下则愈。功效:清热、祛湿、润肠。用治黄疸、便秘。

方二

组成:玉米须100克,菌陈50克,山栀子25克,广郁金25克。用法:水煎、去渣。每日2次或3次分服。功效:清利湿热用治黄疸型肝炎、脂肪肝,有降低血脂作用。

方三

组成:鲜麦苗1把,滑石粉(中药)15克。用法:共煎。饮汤,每日2次或3次分服。功效:清热利湿。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方四

组成:青黛1.5克,明矾3克,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和匀后装入胶囊,每日1剂,分3次服。用白糖水或白开水送服。5日为1个疗程,轻者用3个疗程,重者用4个疗程。

方五

组成:芹菜500克,大枣500克,红糖500克,陈醋500毫升,明矾粉30克。用法:先将芹菜、大枣,至枣烂,去枣皮、核及芹菜,加入红糖、醋、明矾,煎成浓汁,贮瓶内备用。注意事项: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退黄、解毒、护肝等功效。

方六

组成:紫茄子1公斤,大米150克。用法:将茄子洗净,切碎,同大米共煮粥。服数日。功效:清热、祛湿。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