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12/10/15 10:48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肝炎是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急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常见类型,可表现为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其临床症状主要如下:

一、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起病较为隐匿,常常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临床中可表现为轻度乏力、纳差恶心等不适,有肝功能不正常,但无黄疸出现。此类乙型肝炎症状较轻,病情恢复较快。

二、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四个时期,整个病程一般为2~4个月。

黄疸前期,大多数可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区胀痛,肝轻度肿大,血清ALT升高;黄疸期则表现为巩膜皮肤黄染,尿色更深,此时发热消退,乏力、胃肠道症状逐渐好转,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ALT显着升高;恢复期黄疸渐退,食欲恢复,体力逐渐恢复,肝功能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乙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