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医疗过程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发布于 2012/10/24 14:11

在一些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血、低温麻醉、电离辐射、体外循环等,临床上称为医源性血小板减少。在这些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大量失血的患者在输注大量库存血液后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由于库存血液中会含有一些血小板凝集因子,输血时这些凝集因子大量随血液进入人体,引发血小板凝集而大量消耗,出现血小板减少。

低温麻醉时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多数是可逆的,一般较轻微,不会引起出血症状。患者在复温后血小板会持续存在而导致出血,经过治疗后一般都可以恢复正常。

长期或大量接受电离辐射会导致放射病,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显着减少,可同时出现其他血细胞减少。

利用体外循环进行手术的患者血小板常持续下降,部分患者病情严重而出现出血其原因是在体外循环时,血小板与器械表面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激活并凝聚,在体外循环机的滤网中被清除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血小板减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