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三期病理改变

发布于 2012/10/26 13:44

风湿是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等症状,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将风湿病理改变分为三期。

变质渗出期

表现为结缔组织纤维发生粘液变性,HE染色呈嗜碱性,肿胀的胶原纤维断裂崩解为红染无结构颗粒样物,病灶中有少量浆液和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少量中性粒和单核细胞)。持续约1个月。

增生期

增生期又称肉芽肿期,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也之称为风湿小体,具有诊断意义。此期镜下可见的细胞有:

Aschoff小体:体积较小,位于心肌间质、心内膜下及皮下结缔组织,其中位于心肌间质内的小体多分布在小血管旁,呈梭形或者椭圆形,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是各种细胞成分。

镜下可见Anitschkow细胞,该种细胞胞浆丰富,嗜碱性,细胞核大,呈卵圆形、空泡形状。染色质集中在细胞核中央,核的横切面如同枭眼,染色质的纵切面如毛虫。

Aschoff巨细胞分布在Aschoff小体周围,含有1-4个泡状的细胞核,胞浆嗜碱性。小体内还有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此期持续2-3个月。

瘢痕期

也称愈合期,细胞数减少,纤维母细胞增加,产生胶元纤维以及纤维细胞,形成小瘢痕。此期持续2-3个月。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