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病因选择肝腹水治疗方药

发布于 2012/10/30 16:39

中医将肝腹水的病因分为气质湿阻、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湿热蕴结、寒湿困脾等7个类型,治疗时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用药。

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2、气滞血瘀——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3、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4、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桃仁、红花、鳖甲。

5、气血两虚——补益气血

方药:太子参、黄芪、何首乌、云苓、炒白术、当归、阿胶、丹参、郁金、木香、连翘、桑椹。

6、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7、寒湿困脾——温中化湿

方药: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由于个人体质和肝腹水程度均有不同,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用药及剂量,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肝腹水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