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的6种常用治疗药物

发布于 2012/11/06 16:59

胆汁性肝硬化系由于长期肝内胆汁滞留,或肝外胆道梗阻所引起,早期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主要包括硫唑嘌呤、D-青霉胺、熊去氧胆酸、腺昔蛋氨酸、胆维他、门冬氨酸钾镁等。

1、硫唑嘌呤:硫唑嘌呤可改善胆管的排泄,对皮肤瘙痒有效,但不能阻止肝细胞功能衰竭。用量为2mg/kg。

2、D-青霉胺:D-青霉胺能降低肝内铜水平、抑制炎反应、减轻纤维化,开始量为每日0.125g,每2周增加0.125g,直至维持量每日0.5g。

3、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淤积胆汁的毒性作用,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固醇及IgM含量。

4、腺昔蛋氨酸:腺昔蛋氨酸具有利胆保作用,可促进黄疽消退和肝功能恢复。一般以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或25ml内静滴,每日2次,连续2~4周,以后改口服同一剂量的片剂1~2个月。

5、胆维他:胆维他能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胆汁分泌,同时还可通过抗氧化、促进胆固醇分解和解毒等机制,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成人口服每次25mg,1日3次。

6、门冬氨酸钾镁:门冬氨酸钾镁有利于肝脏疾病恢复、胆汁分泌和排泄,常用量为20-40ml/d,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400ml中静滴。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