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少精症从婴幼儿时期即可开始
发布于 2012/11/21 10:58
发布于 2012/11/21 10:58
少精症是成年男性精液中精子数目低于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男性的一种病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可造成不育,预防少精症的发生非常重要。其实预防少精症,从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开始,临床中有很大一部分少精症患者与其婴幼儿时期所患疝气或鞘膜积液有关,而这两种疾病又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所以在此时期要重点防范疝气、鞘膜积液等疾病,避免其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1)严重疝气
婴幼儿在出生前一个月左右,睾丸进入腹股沟管,待出生后才进入阴囊,腹膜随睾丸进入阴囊,形成腹膜鞘状突,正常时应闭锁。但如果鞘状突开放或闭锁不全,就可能令肠子等通过缺口进入阴囊,形成疝气。肠子坠到阴囊中,本身是一种热源,加上可能引发血流阻塞,导致阴囊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孩子的睾丸发育,成年后会影响其生精功能,形成少精症。
处理方法:
①一旦发现孩子腹股沟能摸到鼓出来的包块,应及时就医,请医生将脱位的肠子送回原处,并佩戴疝气带。
②如果反复出现疝块移位,可进行手术治疗,通常疝气手术时机应选在2~5岁。
③严重疝气患儿,比如孩子轻轻一哭,甚至在站立状态下,疝囊即出现,则应尽早手术矫正,以免对孩子的生殖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鞘膜积液
婴幼儿一出生,鞘突仅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未闭合,积液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在阴囊的一侧或两侧出现肿胀,就是鞘膜积液,婴幼儿比较常见,大多在发育过程中自行吸收,不会影响健康。但部分较严重的鞘膜积液患儿,如长期不能吸收,则会影响睾丸发育,患者成年后可能会患有少精症或其他生殖器疾病,需及早干预、治疗。婴幼儿由于器官组织比较纤细,输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在手术中受到损伤,可造成患儿另一或几种生殖器疾病,所以手术治疗需谨慎。
对于两岁半以下的鞘膜积液患儿,可以用湿敷法予以收敛消肿。具体做法是:将枯矾加五倍子搅成糊状,敷在阴囊上,用保鲜膜盖住,过一晚洗掉。连用七天至十五天。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最好先在一小块皮肤上进行测试,排除过敏可能。
上一篇 : 少精症患者一定不能生育吗
下一篇 : 男性在生活中怎样预防少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