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发布于 2012/11/26 10:1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腹水的常见并发症,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感染性休克、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等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当SBP急性发作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1、肝腹水患者PMN计数>250/mm3就高度怀疑是SBP,即可开始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菌治疗应遵循广谱、足量、肾毒性小的原则。

2、静脉用头孢噻肟(2g,Bid)或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1g/0.2g/8h)也可用于治疗SBP急性期发作,同时用白蛋白扩容可以预防肾损害,降低病死率。

3、如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或腹水明显混浊、有絮状物,或呈血性腹水时,可行腹腔穿刺放液及腹膜腔穿刺灌洗。

4、治疗48小时后应复查腹水情况,如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者可不查。若PMN值下降超过50%,提示治疗有效,继续使用原抗生素,反之,应该立即换用其他抗生素。

5、给予积极的静脉营养支持,补充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优良蛋白,严格控制血糖,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感染恢复。

6、治疗至少5天后腹水PMN<250/mm3的患者,可停用抗生素.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