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病理变化分为3期

发布于 2012/11/27 14:10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引起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脏瓣膜,造成心脏病变。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可加重病情,青壮年较为多见。风湿性心脏病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逐渐扩大至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3期:

炎症渗出期

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瓣膜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增殖期

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由于这种结缔组织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所以引起瓣膜增厚变形,最终失去弹性。

瘢痕形成期

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一个部位通常发生多个病理变化。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