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的4种药物

发布于 2012/12/12 14:55

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指由药物触发自身免疫反应而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干扰素、他汀类调脂药、米诺环素、氯美辛等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

1、干扰素

干扰素是诱发肝炎的较常见诱因,从使用干扰素到发生肝损害的时间从6周到5年不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转氨酶升高,IgG升高,抗核抗体或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强阳性,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2、他汀类调脂药

他汀类调脂药可引起肝功异常,病情继续进展为严重的肝损害,抗核抗体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浆细胞浸润,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一致。

3、米诺环素

米诺环素常用于治疗痤疮,长期使用后可以诱发一些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多关节疼痛、皮疹、乏力、恶心和黄疸,抗核抗体阳性,IgG升高。

4、氯美辛

氯美辛可致患者血清IgG抗体增加,主要表现为黄疸、乏力、体重减轻和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病理改变为肝细胞性,也可出现胆汁瘀积。

肝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