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发布于 2013/01/04 17:22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以下促排卵药物可治疗该病:

氯米芬

氯米芬可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的感应被阻滞,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卵泡生长和发育,该药也直接影响垂体和卵巢,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常在自然周期月经来后,或孕激素撤退出血后开始用药,即从生理周期的第2-5天开始,连续用药5天,排卵率达80%以上。

促性腺激素

对于氯米芬抵抗的患者,促性腺激素是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应用时存在价格高、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常规于月经3-5天开始用药,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1支/日。该药排卵率较高,妊娠率较高,但卵巢过渡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发生率高,目前多采用小剂量缓增方案,即于月经第3天开始,每次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1支,隔日1次,排卵率为70%-90%

来曲唑

促排卵治疗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一种新的适应证,这类药物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卵泡刺激素联合应用。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疲劳、潮热、头和背痛。目前临床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是来曲唑,主要用于氯米芬抵抗的患者,排卵率达80%,多于月经周期开始后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后,月经第3-7天应用,2.5-5.0mg/日。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