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病原学特点
发布于 2013/01/07 10:31
发布于 2013/01/07 10:31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均可引起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其病原学特点包括如下内容:
HAV为RNA病毒,由7500个左右核苷酸组成,人类HAV分为4个基因型(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HAV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这种稳定性保证了HAV易通过食物和水传播;HAV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于一般肠道病毒属病毒,余氯(1.5~2.5mg/L)15分钟,70%乙醇3分钟,甲醛(3%,25℃)5分钟可将其灭活。
人感染HAV后,通过体液反应可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可分为抗-HAVIgM和IgG。
上一篇 :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
下一篇 :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