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有助于诊断股骨头坏死

发布于 2013/02/12 13:34

MRI检查是核磁共振检查的简称,核磁共振检查能清晰分辨软组织,反映病变区域组织学变化。股骨头坏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为,在股骨头坏死的最早期,MRI检查即可观察到股骨头脂肪组织的高信号中,出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环形或带状,均匀或不均匀弥漫性区域改变。

MRI检查的优势

在X射线检查与CT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MRI检查能做出正确诊断,因此有其独特优势。MRI检查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平面扫描,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主要用于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那么,股骨头坏死的MRI检查如何分期呢?

MRI检查的分期

0期:一般无明显症状,MRI检查表现基本正常,在动态扫描时,可见骨局部出现缺血性冷点减弱或增强。

Ⅰ期:股骨头正常,无变形,关节间隙正常,T1加权股骨头负重区显示线样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病理特征,这是因骨和骨髓坏死无修复,骨髓水肿、骨细胞坏死且骨陷窝空虚。

Ⅱ期:股骨头无变形,关节间隙正常。T1加权显示为新月形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信号。T2加权为中等稍高信号,周围有不均匀稍低信号环绕,呈典型的双线征。病理表现为大量不规则的细胞碎片坏死,周边纤维化,新骨形成以及肉芽组织增生。

Ⅲ期:股骨头变形,软骨下骨折并塌陷,新月体形成。T1加权呈带状低信号,T2加权为中等或高信号,是关节积液进入软骨下骨折线裂隙的表现。新月形坏死骨发生应力性软骨下骨折且塌陷,与关节软骨分离。因纤维组织形成致密的无血管墙,使修复被阻挡,坏死骨的修复受限。

Ⅳ期:关节软骨被完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显著塌陷变形,髋臼出现硬化及囊性变,边缘骨赘等发生非特异性骨关节炎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