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中医病因

发布于 2013/02/04 15:12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晚期患者多出现肝腹水,其是肝硬化代偿功能减退最突出的体征,提示已属于失代偿期,可归属于中医“膨胀”的范畴。

目前,现代医家对肝腹水的认识比较一致,其成因主要是由于脾运失司,湿浊阻塞,肝不调达,气滞血瘀肾虚三焦运化失常所致,与气、血、水息息相关,又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气郁遏日久,势必导致木郁克土,脾伤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而成湿浊,湿凝为水,水停于腹则为腹水。患者病久不愈,则可及肾,导致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命门火衰,进一步加重脾阳虚,致使水湿停留更甚,患者腹水加重。

腹水的病机为虚、瘀、水三者相因,《医门法律》中说道,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凝。《医编》中也说道:气、水、血三者病常相因。因此,辨证时应当把握好病机,掌握正确的平衡观。根据患者的病因、症状等辨证分型,可将其分为气滞湿阻、水湿困脾、水湿蕴结、瘀结水留、阳虚水盛、阴虚水停等证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肝腹水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