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禾首页 > 疾病频道 > 外科 > 骨科 > 骨刺 > 治疗

跟骨骨刺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这种物理疗法可治疗

发布于 2019/06/14 16:57

跟骨骨刺好于中老年人,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特点多在站起时或开始行走时剧烈,短时间行走疼痛反而减轻,但久行后疼痛又复加重,严重者有跋行。有研究者采用物理疗法配合中草药外洗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跟骨骨刺

由于牵拉骨膜上的足底筋膜引起的跟骨下区域的足跟痛,在X线上有或无骨刺表现。

病因:

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足底筋膜炎),导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

临床表现:

由于牵拉骨膜上的足底筋膜,跟骨下骨刺在早期形成阶段可引起疼痛,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的适应性变化有关。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的骨刺可以没有症状。反过来,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如运动员损伤-参见第62节),骨刺可自发地产生疼痛。偶尔在局部形成外生滑囊,并引起炎症(跟骨下滑囊炎),引起足跟底部发热跳痛。

体格检查时用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可使疼痛加重。在踝背屈时,手指用力按压整个筋膜内缘,有压痛则证明存在筋膜炎。

尽管X线上发现有骨刺可作出诊断,但早期跟骨骨刺X线检查可呈阴性结果。不常见的是,跟骨骨刺在X线上不典型,表现为绒毛状新骨形成影像。见到此变化应考虑血清阴性或HLA-B27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赖特尔综合征)的可能。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是足跟痛的其他原因。这些关节痛常有中度到重度的发热和肿胀,这一点可与局部原因所致的足跟痛相区别。

检查诊断:

体格检查时用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可使疼痛加重。在踝背屈时,手指用力按压整个筋膜内缘,有压痛则证明存在筋膜炎。

尽管X线上发现有骨刺可作出诊断,但早期跟骨骨刺X线检查可呈阴性结果。不常见的是,跟骨骨刺在X线上不典型,表现为绒毛状新骨形成影像。

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是足跟痛的其他原因。这些关节痛常有中度到重度的发热和肿胀,这点可与局部原因所致的跟骨骨刺综合症相区别。

并发症:

增生的骨刺压迫血管神经,可导致脚部剧痛、行走困难、甚至瘫痪。骨质增生症已成为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疑难杂症之一。

治疗措施:

腓肠肌弹性伸缩练习和夜晚夹板,通常能有效去除疼痛,应被鼓励。贴橡皮膏(类似于矫正器)可减轻足底筋膜张力和骨膜牵拉性疼痛,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为首选。足跟内注射局部麻醉药通常有效。当伴有炎症症状和体征,如轻度发热,肿胀,继往跳痛史(跟骨下滑囊炎)时,注射不溶性及可溶性固醇混合液能控制症状,注射针头由足跟内侧垂直刺入,然后再转向足跟中心部的痛点。

物理疗法

1.直流电疗法。条状铅极电板以衬垫的方法,正极置足跟部位,负极置足底,亦可足跟部并置,每次15分钟,电流强度耐受量,日一次。

2.药离子导入法。采用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使用药物:川乌、草乌、红花、没药、透骨草、木瓜、秦笼、牛膝各3馆。方法:上药水煎取汁,以衬垫的方法,将药液从正极导入患部,负极置足底部,每次20分钟,电流强度耐受量,日一次。

中草药外洗

药物组成:闹红花3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透骨草30克、苏木30克、红花30克、独活20克、海桐皮30克。用法:上药水煎,外洗,开始热气熏,然后撩水洗,待水温下降将足放进药液内浸泡,直至冷却,日一次,每付药可用4~5次,第二次用时再煎一次。注意外洗药量大,有毒,不可内服。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