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肾型过敏性紫癜和肾小球肾炎

发布于 2013/03/05 15:17

肾型过敏性紫癜和肾小球肾炎极易相混淆,尤以紫癜症状未出现时明显,故应进行仔细区分。

1.病因不同

肾型过敏性紫癜为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过敏等。

肾小球肾炎变态反应疾病,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2.症状不同

肾型过敏性紫癜常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即紫红色斑丘疹样瘀斑。瘀斑常成批出现并呈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或伴有轻微出血,以四肢伸侧及臀部多见,消退时转变为黄棕色;肾脏症状多于出诊后4~8周内出现,以孤立性血尿最常见。蛋白尿多轻微,但也可发展成为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及水肿。

肾小球肾炎的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2~3周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多数患者以少尿起病,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半数患者在少尿时便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多见;高血压可出现于起病时,也可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呈持续性存在,不易下降。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伴有蛋白尿、管型尿、肝大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过敏性紫癜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