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
发布于 2025/06/26 13:23
发布于 2025/06/26 13:23
先天性小儿麻痹症通常是指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症状。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疫苗接种预防,发病后需结合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主要攻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神经支配区域肌肉功能丧失。妊娠期母体感染可能增加胎儿患病风险,但多数病例为出生后感染所致。
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下肢受累最为常见,可能伴随肌肉疼痛和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需紧急医疗干预。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毒分离培养可确诊,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轻度增高。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诊断,肌电图检查可评估神经损伤程度。需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
急性期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恢复期重点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等。矫形器可帮助改善行走功能,严重畸形可能需手术矫正。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措施,我国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方案。流行期间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对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
脊髓灰质炎患者日常需注重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功能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家长应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帮助建立积极康复信心。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防止肌肉关节二次损伤。保持居住环境无障碍,配备必要辅助行走器具。按时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上一篇 : 服用小儿麻痹症糖丸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 : 小儿麻痹症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