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与结肠癌鉴别的疾病

发布于 2011/02/16 20:58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目前有好多疾病的症状与结肠癌非常相似,易导致医生的误诊,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1、痔:结肠癌常被误为痔,一般内痔多为无痛性出血,色鲜不与大便相混,而肠癌患者的便血常伴有粘液和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检和乙状结肠镜检可资鉴别。

2、溃疡性结肠炎:症状颇似慢性菌痢,但有反复发作史,大便培养阴性,乙状结肠镜检可见粘膜呈细颗粒状改变,血管纹理消失,伴红斑状充血以及椭圆形小溃疡,其表面常覆以黄白色渗出物,严重者有大的不规则溃疡。

3、慢性菌痢:患者可表现腹痛、腹泻、少有脓血便,轻度里急后重,经大便培养,钡灌肠及内窥镜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4、局限性肠炎:好发于青年,常见有腹痛、腹泻、发热、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块及瘘管形成等症状和体征,经x线钡餐和纤维结肠镜可以鉴别。

5、肠结核:发病年龄较轻,既往多有其他器官结核史,好发于回盲部。但增生性肠结核,由于大量结核性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变厚、变硬,易与盲肠癌混淆,须作病理活检才能明确诊断,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病灶处的激惹现象或跳跃现象,对诊断有帮助。

6、阿米巴肠炎:当病变演变成慢性期,溃疡基底部肉芽组织增生及周围纤维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易被误诊为癌肿,此时须作活检。

7、类癌:直肠类癌块硬而局限,发展缓慢,可有便血等症。

在此提醒朋友们平时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做好癌症的预防,了解须与结肠癌鉴别的疾病,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愿您享受健康人生。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